配资炒股配
美股杠杆基金 2025开年退市“第一枪”,击中两家风电企业
文 | 华夏能源网美股杠杆基金
2025 年 1 月 1 日,"史上最严退市新规"正式全面实施,退市风暴席卷而至。
在竞争激烈的风电行业,有多家公司站在了退市悬崖边。1 月 21 日,*ST 和展(和展能源,SH:000809)发布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;1 月 24 日,宝塔实业(SZ:000595)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,"(公司)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"。
过去一年里,不少产业链公司已身处亏损或盈利下滑状态,风电行业淘汰赛号角已然吹响,这两家企业恰似中国风电产业转型期的缩影。
华夏能源网统计,已公布 2024 年业绩预告的风电产业链企业共 15 家,其中 7 家企业亏损,7 家企业净利润下滑,仅有海力风电 1 家实现扭亏为盈的增长。在残酷的洗牌下,业绩持续拉胯的风电企业出局压力陡增。
连亏 16 年,宝塔实业再度面临退市考验
根据目前 A 股监管规则,上市公司触及退市机制大致分为四大类,包括财务类、规范类、重大违法类、交易类。
2024 年退市新规修订,将财务类退市的营收门槛从 1 亿元提升至 3 亿元,利润指标覆盖范围同步扩大。这意味着,若主板企业年营收低于 3 亿元且净利润为负,第一年会被 *ST,第二年再不达标,将会触发退市程序。
Wind 万得数据显示,2021-2024 年,A 股全市场共有 163 家公司退市(不含 B 股),是此前 30 年 A 股退市公司总和的 1.3 倍。仅 2024 年一年,A 股退市 52 家公司,再次创下历史新高,其中财务类退市有 10 家,占比约 20%。
2025 年,A 股公司的业绩预告发布后,10 多家公司拉响退市风险警报,宝塔实业便是其中之一。
宝塔实业在业绩预告中称,预计 2024 年营收 2.3 亿元至 2.5 亿元,利润总额、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。其中,净利润约为亏损 1.4 亿元至 1.9 亿元,直接踩中财务类退市红线。
宝塔实业表示,股票简称前可能会被冠以" *ST "字样作为风险警示。受此影响,1 月 27 日,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,宝塔实业股价一字跌停,市值蒸发超 6.6 亿元。
宝塔实业股价走势图
目前,宝塔实业主营轴承业务,拥有部分风电轴承的研发和生产能力,曾被称为"轴承第一股",但是,其财务报表却如同一部"亏损编年史"——自 2008 年起,宝塔实业扣非净利润连续 16 年为负,此前已经两度"披星戴帽",并经历多次易主、破产重整以及"保壳"。
这家老牌轴承企业的自救充满了戏剧性,"保壳术"不断迭代,包括收购并表、诉讼赔款、债务重组、政府补助等多种手段。
2020 年,宝塔实业破产重整后,提出了聚焦轴承主业的战略方向,要大力开拓市场,增强盈利能力。然而,正是在这一年后,宝塔实业的年营收规模再未超过 3 亿元。
2024 年,徘徊在" ST "边缘的宝塔实业还进行地产腾挪,紧急出售老厂区土地获 2.2 亿元转让款,试图填补财务窟窿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宝塔实业去年 7 月披露正在进行重组转型,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宁夏电投新能源 100% 股权,剥离亏损的轴承业务,转型新能源赛道,进行风电、光伏及储能电站的投资开发和运营业务。
这场资产重组曾引发资本狂欢:2024 年 9-10 月,在游资操盘下,宝塔实业共 9 次登上龙虎榜,股价暴涨 185%,市值突破百亿元,最高达到 12.47 元 / 股,此后,股价又急转直跌,截止发稿前,其股价在 5.3 元 / 股附近,距 3 个月前的最高价已跌去六成。
近两年来,风电产业整体竞争加剧,风电轴承企业 2024 年业绩也产生剧烈波动,新强联(SZ:300850)、金雷股份(SZ:300443)等公司业绩大幅下滑,其中,新强联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 70%,主要是由于 2024 年风电行业市场竞争激烈,产品价格压力向产业链上游传导,公司产品价格也进一步承压,从而影响整体盈利空间和毛利率水平。
宝塔实业也表示,受部分轴承产品市场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,导致营收同比下降。
当"保壳术"边际效益归零,轴承业务经营断层成为宝塔实业的致命伤,若在年报正式披露前,重组仍未完成,新能源业绩无法并表,将难以避免被 *ST 的命运。面对 2025 年的关键窗口期,宝塔实业能否绝地重生,从退市的风险漩涡中抽离,仍充满不确定性。
押注风电混塔,*ST 和展穿越"生死线"?
与宝塔实业经历类似,*ST 和展也曾历经多次更名和摘星带帽,主营业务也进行多次变更,在更名 *ST 和展之前,其前身铁岭新城因 2023 年业绩不及预期,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,冠上" *ST "的帽子。若 2024 年财务再不达标,*ST 和展将会被强制退市。
1 月 20 日,*ST 和展发布业绩预告称,预计 2024 年扣非净利润为 -1.15 亿元元至 -9200 万元,仍为负值未达标,但营收为 3.4 亿元至 3.9 亿元,在财务类退市要求的 3 亿元"生死线"之上,退市警报或已暂时解除。
这次在营收红线上的惊险一跃,得益于 *ST 和展大刀阔斧地向新能源转型。
2024 年 4、5 月,*ST 和展引入两名金风科技高管——原金风科技副总裁王海波,任和展能源董事长;金风科技副总裁兼风电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雷鸣,担任和展能源总经理,公司还确立了"风电混塔制造 + 新能源开发运营"双轮驱动战略。
混塔业务是 2023 年 *ST 和展开拓的新业务。2023 年公司已交付 64 套 160 米混塔环片,并完成混塔核心能力建设,具备从设计、生产到交付的能力。对 *ST 和展来说,混塔业务是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。
"混塔市场将有 30% 的增长速度,而且头部企业都是 100% 的增长。"去年 6 月在就任董事长后不久,王海波接受华夏能源网访问时,也对混塔业务给出了乐观的判断。
2024 年,*ST 和展对混塔业务立下了实现收入 3.5 亿元的大目标。6 月 19 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:"公司根据生产指标,扩大生产线,并增设生产基地,全面提升产能,以确保完成今年的生产目标。"
终于,经过不懈努力,*ST 和展在 2024 年完成了昌图(辽宁省铁岭市辖县)1000MW 风电项目 100 套混塔总成的生产交付。这为公司带了约 3.6 亿元收入,较 2023 年 2379 万元的营收暴增 15 倍,这成为公司跨越 3 亿元保壳红线的最关键一笔收入。
跨过"生死线",*ST 和展可以稍微喘口气,但要说万事大吉则为时尚早。在业绩预告当日,*ST 和展仍然发布了一份退市风险警示公告称,财务预告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,在年报未披露前尚存在不确定性。也就是说,若调整后公司营收低于 3 亿元,将直接触发退市条件。
写在最后
2024 年初,老牌风电企业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(*ST 华仪)退市,成为 2024 年"退市第一股"。2020 年 6 月,曾经的"风电第一股"华锐风电因连续亏损终止上市,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(新三板)的退市板块交易 ……
实际上,在风电行业的大浪淘沙中,在资本市场折戟成沙的惨痛案例并不在少数。这是资本市场优胜劣汰、强者生存的正常现象,也是风电产业竞争升级、产业迭代过程中的必然。
随着风机价格战、风电装机迈入 1 亿千瓦时代,风电行业正悄然进行一场由量向质的转变,宝塔实业与 *ST 和展两家公司的转型和自救,正是行业新秩序的一角。资本市场的"晴雨表",将展现出更多风电产业的新变局和新图景。
在退市新规的加持下,依赖"财务炼金术"的风电上市公司在退潮时终是裸泳美股杠杆基金,缺乏技术、品牌、资金等优势的风电企业也会被市场淘汰。而真正深耕主业、向高质量迈进的企业,无疑会是下一次浪潮来临时站在潮头的弄潮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