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华证券
免息杠杆炒股 太平天国猛将林凤祥被凌迟前,咸丰仔细打量后默然不语,长叹一声
“启禀皇上免息杠杆炒股,匪首林凤祥被生擒了!”
1855年3月8日一大早,军机处一位大臣就将这一喜讯报告给了咸丰。
“是吗?朕不是在做梦吧?”咸丰帝将信将疑。
“千真万确,皇上”,大臣答道。
“传朕旨意,速将林凤祥押解来京,朕要亲眼看看这林凤祥什么模样,然后将他碎尸万段!”
林凤祥是谁?咸丰对他为什么如此仇恨?
林凤祥,广西桂平县白沙人,生于道光五年【1825年】,性格桀骜不驯,曾经因为受到地主欺负,带领5人打败地主家丁50多名,一举成名。
金田起义时,26岁的林凤祥积极响应,加入太平军。他“每战当先、奋不顾身”,表现神勇,深得洪秀全赏识,被安排到身边当侍卫。
1852年底的武昌之战中,身为殿左一检点的林凤祥身先士卒,率领战士登上武昌城,拔得头筹。
洪秀全大喜,提拔其担任了天官副丞相。这意味着,林凤祥已经进入太平天国决策层。这时候的林凤祥,年仅27岁。而比他大两岁的李秀成,当时也是随春官丞相胡以晃理事,地位不比林凤祥高。
客观地说,太平军中最骁勇善战的人,除了李开芳,没有人能跟林凤祥相比。因为真正让咸丰皇帝寝食难安的,也只有林凤祥、李开芳两员虎将。
众所周知,太平军都城在南京,距离北京一千多公里,咸丰为什么会如此恐惧?
这一切,还要从太平军北伐说起。
太平天国于咸丰三年(1853年)二月建都天京,两个月之后的夏历四月初六日,太平天国做出一个重要决策,派大将林凤祥、李开芳等率领太平军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进行北伐,总兵力两万余人。
北伐的目标就是直捣咸丰的老窝北京城,一旦成功,清朝很可能成为历史名词。
表面上看,这时候进行北伐是非常合适的。因为长江中下游的武汉、南京等多个城市被攻克,太平军士气高昂,清廷人心惶惶,清军屡战屡败,已经成为惊弓之鸟。
只要太平军一鼓作气,拿下北京不是没有可能。
然而事实证明,太平天国在决定建都于南京之后,随即派兵北伐,是在军事决策上的一个重大失误。
因为古代行军速度非常慢,没有汽车、飞机,根本无法进行二战时期的千里奔袭闪电战。行军速度慢,意味着每到一地都要受到阻击,都要耽搁一段时间。
按照常规打法,每占领一座城池,都要消耗一部分兵力,还要派驻一部分兵力驻守。建立巩固的根据地,确保粮草供应,还要进行兵力补充,然而这样一来,就更难达到闪电战的效果了。
洪秀全对北伐的作战思想和作战要求是:“师行间道,疾趋燕都,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。”
翻译过来就是,行军的时候不走大道,不与各地守军发生正面冲突,不去攻占沿途的城池,以免耽误时间,直接攻取北京。
太平天国二号人物杨秀清,也要求林凤祥和李开芳在北伐的过程中“格外放胆灵变,赶紧行事”。
然而如此一来,孤军深入的太平军,后方补给过长被切断,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北京不是不能打,但是要稳扎稳打,最好是先占领河南,发动群众,巩固胜果,在开封建立根据地。
如此一来,太平天国政权在黄河南岸与清朝的首都北京遥遥对峙,将会对北京形成直接威胁。
等政权巩固后,然后派大军渡过黄河,经过河北直攻北京。
如果这样,胜算很大。一是有坚固的后方,可以给前线源源支援;二是扩大了太平军的政治影响,让北伐的太平军沿途能得到老百姓的更多支持。
当时,太平军杰出军事领袖罗大纲便有先见之明,曾经指出:“欲图北必先定河南。大驾驻河南,军乃渡河,至皖、豫一出。否则先定南九省,无内顾忧,然后三路出师:一出湘、楚;一出汉中,疾趋咸阳;以徐、扬席卷山左,再出山右,会猎燕都。若悬军深入,犯险无后援,必败之道也。”
大意是说,要想攻打北京,要么先占领河南,要么将东南全部控制,不然的话,贸然北上,只有死路一条。
罗大纲分析得非常到位,他的战略眼光让人叹服。
当时的太平天国决策层太性急了,洪秀全太想称帝,太想建功立业了,一天都不想等,在南京建都,无非是一个偏安局面,只有灭掉清廷,才会安坐龙椅。
当然,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,并非没有机会。
刘丽川在上海起义时,太平军完全可以前去支援,最后占领上海,把东南全部变成太平军的势力范围。
这个时候,形势就跟朱元璋建都南京相似,推翻大清还有机会。而太平天国领导层只派遣二万人去奇袭北京,也是一着险棋,因为兵力跟清廷相比太过悬殊。
要知道,在当时的北京城内,清廷设有常备军十四万九千多名,清廷在北方地区的统治,有着坚实的根基。
太平军占领南京后,形势的确对咸丰来说是越来越糟糕。为了防止意外,咸丰不得不调兵遣将,前来勤王。
察哈尔、归化城、土默特、黑龙江、东三盟古等一万名精锐骑兵,被调到离北京五百里内驻屯,以备不时之需。
一旦需要,这些精锐骑兵只需五、六日便可到达北京。
总而言之,尽管清朝政府军战斗力差,而太平天国要以区区两万余人的兵力攻取北京,是远远不够的。
因此,北伐军四月就出发,五月就渡过了黄河,但是在怀庆府一个只有300人防守的城池,却止步不前了。
怀庆府,在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沁阳,这里是平原地区,城墙并不坚固,而且城内只有清军300人。
太平军打算速战速决,攻克此城,以补充粮草和弹药,没承想速决战打成持久战,屡攻不下。
不久,各路清军赶来增援,总数近2万人,太平军腹背受敌,战局对太平军极为不利。
耽误了两个多月后,太平军不得不西入山西,打算从山西进攻北京。然而山西地形更加复杂,易守难攻,不得不再转回河南,进入直隶,向保定进军。
清廷闻讯后,迅速向保定增兵,太平军不得不改变方向,计划从东面即静海一带进取北京。
北伐军之所以一再改变战术,这正说明兵力不够,寡不敌众。兵力不够,后勤保障不足,将士疲于奔命,这就犯了兵家的大忌。到了静海时,太平军兵力已经四万(清廷方面的数字),粮食消耗量巨大,难以维系。
更可怕的是,这时候的北方已经进入隆冬,数九寒天,士兵们却缺乏足够的御寒衣物。不得不被动退却,以至于全军覆没。
北伐失败的责任在于洪秀全和杨秀清身上,是他们决策的失误。不以成败论英雄 ,北伐的失败却丝毫不能抹杀林凤祥和李开芳的镇定自若、临危不惧和坚韧不拔以及赤胆忠心。
太平军北伐给清朝统治集团尤其是咸丰皇帝造成的震动,是无法形容的。
1853年秋天,太平军长驱直隶的消息传来后,在北京的咸丰皇帝急得团团转,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咸丰帝盛怒之下,将三朝重臣、直隶总督讷尔经额革职,还将其投入大狱,定斩监候。
众所周知,相对于崇祯的刻薄,清朝皇帝对大臣还是比较宽容的,林则徐禁烟失败,也不过是个流放而已。
几十年后,甲午战争清军全线溃败,慈禧也没有发这么大的火。
而这个讷尔经额,是嘉庆、道光和咸丰三朝重臣,鸦片战争时在沿海抵抗英军有功,镇压山东黄莲教也立下汗马功劳,曾道光皇帝赏太子太保衔,资格不可谓不老。咸丰却对他开出了如此严厉的处置,可见咸丰是真的急眼了。
讷尔经额被免职之后,咸丰命胜保为钦差大臣,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,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,率马步军4500人合力堵截北伐军。
胜保是根红苗正的清朝贵族,在怀庆曾经成功阻击林凤祥的太平军,被咸丰授黄马褂,赐巴图鲁称号。
接着,胜保又在山西堵截林凤祥的太平军,取得较好的战绩。
这时候,咸丰自然会将希望寄托于他。
咸丰甚至将康熙朝安亲王所进神雀刀都给了他,授予他先斩后奏的权力,凡贻误军情者,副将以下可以就地斩首,不用事先向皇帝请示。
至于大将军爱新觉罗·绵愉,身份更不一般,他是嘉庆帝第五子,道光帝的弟弟,咸丰的叔叔。
而此时的僧格林沁,虽然还没有立多少战功,但早已是清廷统治集团中的大佬。
道光驾崩的时候,僧格林沁是顾命大臣;咸丰元年(1851年),僧格林沁任御前大臣,担任銮仪卫,负责咸丰的安保工作。
毫不夸张地说,咸丰是孤注一掷,派出最强阵容,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。如果这个豪华阵容抵挡不住林凤祥的进攻,那北京就大概率守不住,清廷说不定真完了。
难怪咸丰皇帝要坐卧不宁,寝食难安,就像世界末日到来一样。
皇帝都沉不住气了,北京城能不震动吗?
北京震动到什么程度?
贵族和土豪纷纷跑路,京城内有三万户官绅逃出。
这是个什么概念?当时京城内外一共有官民15万户,京城内大约有官民12万户,官绅总数也不过3万多户。
也就是说,京城内的官绅几乎全跑光了。
这也不能怪这个官绅们不淡定,因为在1854年8月28日太平军竟然还打下了离保定仅仅六十里的临铭关,临铭关距离北京只有400多公里。
当年9月,太平军还打下天津外围的静海和独流镇,而静海到北京只有140公里,独流镇的距离更近。
如果是骑兵的话,也就几天的时间,就能打到紫禁城。
压力之下,当时的京城一片鸡飞狗跳,咸丰惶恐万分,紧急调兵增援。
清军大将僧格林沁狗急跳墙,不得不扒开运河大坝的芥园大堤,滔滔黄河水铺天盖地,阻断了太平军的进攻路线。
这时候,各路清兵把握住这个稍纵即逝的良机向太平军扑来,北伐军在静海屯陷入清兵的层层包围。
太平军多为南方人,对北方寒冷的气候不适应,而且他们缺乏冬装,在呼啸北风中瑟瑟发抖。
而且北伐之军多为大刀长矛这些冷兵器,对手清军武器却多为火枪。
不仅如此,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,骁勇善战,机动性极强。因此,北伐军不得不放弃静海,突围至束城、献县一线。
在撤退途中,北伐军领导人之一、春官副丞相吉文元不幸阵亡。
为了坚守等待援兵,林凤祥与李开芳兵分两路,自己率军驻静海,李开芳坚守独流。
这时候,他们的退路已经被切断,后勤供应也基本中断。
僧格林沁非常狂妄,觉得要不了十天,太平军就会全军覆没。
然而,让他没有想到的是,这支弹尽粮绝的队伍,在林凤祥指挥下,竟然坚守了4个多月,与清兵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血战,多次粉碎了敌人的进攻,让他们望而生畏。
“将士在烈火中鏖战,木城以内,屋宇墙垣被火烧塌,中炮,遭压,伤亡殆尽,连镇始陷。”最终,粮尽弹绝,仅剩6千余人的太平军,在林凤祥率领下选择突围。
在突围的过程中,林凤祥沉着冷静,指挥有条不紊,表现出大将风范,队伍保持阵型,一点也不像是溃败。
正月十九日,林风祥身受重伤,退入地洞,被敌人搜获,押送往北京。
林凤祥全军覆没之后,李开芳在茌平县被僧格林沁的骑兵突袭被俘。
让清廷闻风丧胆的声势浩大的北伐,遂悲壮落幕。
林凤祥被俘的细节,可以从僧格林沁给咸丰的奏折中得知:该逆受伤甚重之后,藏入洞中,复又服毒。现在抬至人营医解。
林凤祥决心为天王献身,他身边已经没有了自杀的兵器,所以只能服毒,但是毒性尚未发作,便被僧格林沁请来的医生救下。
得知林凤祥被俘,咸丰欣喜若狂,他终于去掉了一块心病,可以睡个安稳觉了。
在心里石头落地同时,他非常好奇,想看一下这个将弄得他寝食难安的林凤祥,究竟是个什么样子,是否三头六臂?
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,让他恐惧的林凤祥,却是个身负重伤、衣衫褴褛,面露菜色的伤兵模样。
仔细一看,咸丰也不寒而栗,因为这个年轻人,虽已死到临头,依旧神情镇定,面露杀气,凛然不可侵犯,有如天神。
正是因为洪秀全手下有很多像林凤祥这样的良将,大清江山才被搅动得支离破碎,半个中国都变色了。
如果大清有这么多良将,又何至于如此被动?想到这里,咸丰长叹一声,离开龙椅,黯然向后宫走去。
1855年3月15日,30岁的林凤祥在京城菜市口被凌迟处死,他视死如归,从容镇定。甚至刽子手用刀割他肉的时候,他还看着,似乎那刀不是割在自己身上,一声不吭——"刀所及处,眼光犹视之,终未尝出一声"。
一个月后,几乎与林凤祥同时被俘的李开芳等七人也在北京就义。他们个个昂首扬眉,怒目四顾,表示了蔑视敌人,英雄不屈的气概。
我们猜想,咸丰回宫之后,是否依旧会思考,为什么良将悍将都到了“反贼”那里?
也许到死他都不会明白,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免息杠杆炒股,正是清廷的腐败让能人没有出头之日,让百姓活不下去,他们才揭竿而起,让大清江山摇摇欲坠。
上一篇:哪个配资平台正规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纳指、标普500指数均续创历史收盘新高
下一篇:没有了